考研感悟(考研感悟与心得)



考研感悟,考研感悟与心得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践行新教育的点点滴滴

原创|罗宝荣

榆中县小康营学校

来源|兰州市教科所

对乡村,对教育,从少时的厌倦逃离,到青年时的无可奈何和安之若命,一直到中年时的不惑感恩,多少的心路历程,令人唏嘘慨叹。岁月抹平了许多记忆,而我的身影还在乡土的田野,直至终老。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诚然,对于乡村教育从不爱,到接受,到真爱,我的人生轨迹在乡村,我的价值和幸福亦在乡村。

中国教育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忽视行动二字的力量!

南战军:勾勒兰州新教育的“幸福表情”

在师生共读共写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相信,在人类善良的灵魂里,隐藏着自然珍贵的情感,他并不只是赞成自己的幸福,而是在别人的幸福中不断追寻自己的幸福。

前几年父母病,孩子小,再加上教育工作的狭小琐碎、单调沉闷,让我逐渐陷于倦怠与颓废之中,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了,然后又常常自我安慰将平庸等同于平凡:大家不都这样吗,做一个平凡的乡村教师吧。

所幸的是2017年3月兰州市教育局组织了22所实验校和榆中县100名校长、骨干教师赴江苏海门培训,走近新教育,结识新教育。回来后,我重新研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系列丛书,为其真挚热烈的教育理想而感动,为其卓尔不群的诗情而折服。反复阅读了朱永新编著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并在网上查阅了近年来的年度主报告,内心激赏于新教育实验的理论高度和踏地而行的实践精神,深刻共鸣于新教育实验扎根田野心怀远方的博大情怀,又一次点燃了我逐渐陷于平庸和厌倦的淤泥之中的教育理想,对自己这些年语文教学生涯、作文课程,做了一次总结与升华。

我任教的学校地处农村乡野,孩子们基础差,视野窄,缺少阅读,难作文,要给他们撑杆的勇气,最重要的是给以支点,于是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整合并灵活运用教材,提出了读写结合,以写作为突破口的作文教学策略,收效显著。为了教学生理清事理、情理散文写作的线索,我购买了11本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3本张晓风散文集,2本周国平散文集,供学生阅读,并经常性的向学生推荐美文阅读,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师生分享阅读心得,并坚持写下水作文,引领学生享受这一充满诗意的过程。

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爱语文,读诗、写诗、读散文、写散文。当他们围在我身边说:“老师,您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写得咋样?”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是幸福的。当我们班的康玲、孟福蓉等一大批同学已经能以创作的思维与笔触去作文,当那个写字缺胳膊少腿的岳涛连续上交给我三篇叙事流畅且字数达两千字的习作时,当我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作文课程并影响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我看到了平凡中的意义。

在平庸和厌倦的淤泥之中,因为结缘新教育,践行新教育,我有了明澈的生命体验与感悟,我曾不止一次这样想过:如果再早几年能有机缘践行新教育,那该有多好!在书写《月是故乡明——我的阅读史》时,我有这样的表述:“我愿自己一再的蜕变,既不彷徨,也不忧伤,能在这世界,保持清明,并能把中年以后的岁月,全部用来自觉和思索,以便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

当一个人在沉睡中被唤醒,他所表现出来的的生命姿态一定是高昂的,他一定有着清醒的文化自觉。我出生于这块土地,我的祖辈世代生于此,长于此,亦常眠于此,我的父亲在本校工作了30余年,父亲任总务主任时修建的锅炉房还在,而我默默无言、朴实勤恳的父亲却已离开了人世,每每想起,总令我心痛。这是我父亲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我已在此工作了28年,我的妻子也在此工作了12年,对于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对我的学校,我充满着朴素真诚的情感。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唯有归途。渐近知天命之际,时不我与的哀愁,生命迫切的责任,在促使我努力去做有意义的、有文化的事情。

以文化人

2017年5月我正在编撰校刊《扬帆》毕业专辑,那些单纯质朴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将自己研发的“诗文雅会”课程从班级扩展到校园,留住记忆,受益更多人。有了完整的创意和构思后,我向学校请示汇报,于是一场诗意盎然的文化盛会“因你,我走向远方——2017毕业诗文雅会”在6月13日拉开了帷幕。

活动极具文化震撼力,其后不包括我班的七八年级65名同学强烈要求选报本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完成了课程读本编写,发起并建立了“诗文雅会”QQ学习交流群,同学们积极响应,共读共写,完成了高质量的诗文创作。

2017年10月27日下午两点,《在最深的红尘中相逢》的音乐在校园悠悠响起,教学楼后花园,秋意阑珊,酡红如醉,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合着唯美抒情的乐曲,小康营学校“苍凉深处待月明——2017青春诗文雅会”如期举行。接着一首首、一篇篇感悟秋天、吟唱青春的诗文配乐朗诵激荡着观众的心胸。台下观看师生人手一张作品集,台上配乐读,台下小声读、默读,连成了一片,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校园氛围。

第二天,在“诗文雅会”课程总结会上,展演的同学和我们几位老师珍重约定:“老师,十年后,2027年10月27日,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从事何业,我们还要带着自己的作品登台展演。梁老师、周老师、岳老师、李老师还要读你们的作品!”态度如此坚决,不容置疑,不容我们推辞。为了这些青春的生命,我们几位老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并击掌为约。十年后,我早过知天命之季,如果能履约,一定就是生命的传奇。

从2017首创,到2018、2019、2020、2021,我所研发的“因你,我走向远方——毕业诗文雅会”,已举办了五届,成为学校文化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在我的引领下,有十多名教师,近千名孩子参与其中,读写水平提高迅速。更重要的是,通过仪式与庆典,学校文化被一次次强化与确认,校园生活与师生生命形成强烈的共鸣,校园成为了美好事物的中心。我校校长也积极参与到毕业诗文雅会课程中,并和两位老师配乐朗诵了自己的原创作品。离开母校三年的榆中一中高三学生陈鑫、孟福蓉,于高考结束后也带来了他们的原创作品。

刘芳同学说:“几年来,罗老师一直坚持着诗文雅会课程,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好的文学平台。当老师告诉我的文章登在了报纸上,我有些不敢相信,直到老师将报纸递到我的手上,我才回过神来。忘了那天是如何回到教室的,也忘了是怎样走回家的,只记得那满被甜蜜包裹着的幸福。”

成全他们

2018年7月5日《兰州晚报》推出了“诗文雅会”的作品专版,当晚我向所有选课的同学写了一封信,并贴在“诗文雅会”交流群:

各位亲爱的“诗文雅会”选课同学:

美好的一学期的“诗文雅会”课程已然结束,我向所有的选课同学表达敬意。

可能许多同学并不了解我作为师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常常听到不理解甚至是刺耳的声音:“头发都要掉光了,图个啥?”其实,你们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你们点滴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正是你们使我具有朴素自觉的教育情怀,甘愿为你们的成长付出我的心血。

对于这块干旱贫瘠的土地和居住于此的乡民,对于我的母校,我在此工作了20多年的学校,我充满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对得起这块土地,对得起父老乡亲,是我工作的出发点,引领你们走向诗与远方,是我工作的宗旨。我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和你们“向着明亮那方”诗意前行,让我们的教育生活诗意盎然。

很遗憾的是,好多同学在指导后并未有所提升,也很遗憾的与展示无缘,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再上心一点、努力一点。因为在时空的编织与穿越中,你我的相遇只有短短的一瞬。你们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洒,而我逐渐老去,时不我与的哀愁,年轻的你本不懂,也不必懂。我只希望你能明白,在岁月的深处,我对你们有所期盼和希翼,就足够了。

愉快的暑假生活已然开始,希望大家多读诗与散文,让内心更加柔软与细腻。完成“感恩”与“秋思”诗文写作并配乐朗诵,特别是朗诵要多听,多揣摩,多读,最后一定文、声俱佳,下学期开学一定会让我眼前一亮,大饱耳福。

秋季开学,我的工作更加繁忙,整个学校和学区的新教育实验工作都交给我负责,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调整工作思路,将着力点放在学生写作指导上。在“诗文雅会”作文指导中,我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写起,从身边的人写起。发表后的作品,我向学生强烈推荐,师生一起品评,并请作者谈写作的体会,使他们逐渐探寻到写作的门径。其中有这样几个孩子走进了我的视野,并感动着我:

九三班陈凤同学向我提交了一篇《路在脚下》的作文,最初我关注的只是文字,向她当面说了一些修改的意见,她很快就改完了。后经我指导与点评后,该文发表于《兰州晨报》。我又从她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从初一开始,她平常寄宿在学校,周末回家,家中空无一人,她自炊自饮。我萌发了到她家去看看她的愿望。一个深秋时节的周末,我一路打问,终于找到了她位于翟家湾的家之所在。推开大门,小院很整洁,但悄无声息。我推开正屋门,发现陈凤正在聚精会神地写作业。我的到来,令她很吃惊,她腼腆地给我倒了一杯水,于是我们便聊了一会。我问她中午吃了点啥,她说揪了些面片。我又问昨晚吃的啥?她说放学回家后晚了,生好火后,天已经很黑了,邻居奶奶招呼着在她家吃了。在我看来,她生活上、精神上有许多困难。但她自立自强,坚韧乐观,活波开朗,成绩优异,名列全年级第三。她说,我爸爸妈妈让邻居奶奶关照我呢,我好着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也许正是这些困难在造就她。言为心声,她的作文实为自我精神之写照。

九四班翟晓玉交给我一篇《我的母亲》,描述了自己历经苦难又极其平凡的母亲,质朴无华,但笔尖流露出的感恩之情,读来令人既心酸又感动。后来,在指导她作文时,我了解到她的姐姐正在读大四,准备考研,家里负担较重,每年夏收时,她和妈妈早上四点起床,去菜地里剁菜、缴菜,非常艰辛。但令我们欣慰的是,在生活的磨砺下,翟晓玉顽强坚韧,奋发向上,成绩稳居全年级第一,而这种品格正是来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艰苦的环境能激励人、塑造人。后来这篇作品发表于《兰州晚报》作文版,当我将刊有她作品和照片的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报纸交到她手里时,她欣喜地说了声谢谢,并向我鞠了一躬。

李楠同学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了遥远的新疆打工,她写了一篇《狠心的妈妈》,后来我将她的作品推荐到了《兰州晚报》发表。在作品分享会中,李楠讲到了自己对母亲由恨到爱的心路历程,特别提到作品发表后,母亲从报纸上读到了这篇文章,母女有了一次空前的长谈,再也没有了隔膜,心贴着心。这是多么善解人意,懂事上进的孩子啊,她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我以后挣上钱了,爸妈就不用这样辛苦了。后来她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榆中一中。

这些坚韧的乡村孩子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而他们是我自发的圆他们文学梦的最大动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成全他人,只有成全生命中出现的人,我们的目光才能穿透岁月的尘埃,我们才能从成全他人的幸福中拥有作为铺阶师者的幸福。

一位长期关注我校学生发表作文的原籍为小康营的兰州老读者,多方打问到我的电话号码并联系我:“罗老师,我的孙子也在初中读书,我一直在收集《兰州晚报》发表的学生作文。你指导发表的这些我们小康营孩子的作文,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朴素自然。谢谢你,为小康营孩子所做的努力。”

发表作品的翟晓玉、陈雪晴、杨瑞凤去年都考入了榆中一中实验班,李楠同学说得好:“是写作,是罗老师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我说:“其实是我们在互相激励,正是因为你们,我才能坚持下来。”为了更方便的沟通,我开始利用微信在线上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力求作品的提升建立在生活基础上,让他们自悟自得,对写作形成理性的认识,逐渐形成朴素自然的文风。并请发表作品的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形成校园文学氛围和写作梯队,为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奠定基础。从2018年4月至今,有52篇学生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20篇作品获省市作文大赛等级奖。2020年10月“诗文雅会”课程荣获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卓越课程提名奖。

传承乡村人文精神

人文兴则乡村兴。这几年间来我一直在思考本土文化,研读了十多本传统文化与哲学类书籍,多方收集资料,实地查看,总结提炼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虚怀如谷”。即水之柔韧、土之朴厚、谷之虚旷。2018年6月我负责建成了31面校园文化墙,全方位的展示本土文化。2018年8月我完成了“龛谷历史与文化”课程纲要与课程读本初稿,并于2018年10月顺利开课。龛谷老人、水梓、水楠、高健君、刘仁等众多先贤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018年11月12日九三班一位叫水新奇的孩子来我办公室,说要送我读《煦园春秋–水梓和他的家世》这本书,编著者为陇上著名的教育家水梓第四子水天中。水新奇说:“我回家后向三爷说学校罗老师开了一门‘龛谷历史与文化’的课,专门讲了水梓的成就与诗词,说水梓的‘亲房’就在翟家湾和窑坡,讲课时罗老师还讲到了水梓的三弟实业家水楠。三爷很高兴,说我找一本书让你们老师看看。三爷从他常上锁的一个柜子中拿出来这本《煦园春秋——水梓和他的家世》。三爷说整个翟家湾水氏门中仅此一本。此书极为珍贵,并再三叮嘱我周末回家一定要原书还他。”

曾听爷爷讲,同治年间,河州(今临夏)回民“反了”,聚集在广河三甲集的汉民相约渡过洮河逃难,现住于小康营的河州人,基本原籍都在洮河沿岸村落,彼此亲熟,故逃难时相约而行,最后大都落脚繁衍生息于小康营。因为研发“龛谷历史与文化”课程,我结识了水梓后人,慎终追远,更重要的是我得以了解到小康营河州人的流亡史,也借这部书,较深入地了解了甘肃现代史和榆中河州人的史传,为今后课程的持续研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前面所说的那些坚韧不拔感动我的孩子祖籍都是河州,我亦是,我们的祖先同饮一河水。岁月峥嵘,因避战乱迁居于小康营的河州人,至今已在此生活了一百五十年。在当地河州人心目中,小康营就是故乡,而水梓一门才俊也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骄傲。学生水新奇那天来取书,说老师你开的这门课,让我知道了我们水家人中厉害人物,我要好好学,考上一中!我欣慰地笑了。后来,他真的考上了榆中一中。

人文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族群的血脉浸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变化气质,涵养人格,形成文化。乡村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纯朴为特色的文化态势,乡民朴实善良、勤劳守信等道德价值是乡村人文教育中必须渗透的做人准则。传递这些源于生活的人文素材,可以形成孩子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经过两年的实践完善,2020年该课程在小康营学区各学校全面推广,受益一千多名师生。

唤醒内在的“英雄”

管金麟先生在《文章写作原理》中认为:“写作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与途径,写作行为具有一种哲学性、生命性。”在践行新教育的四年多时间里,我从生命的高度去理解写作,也从生命的高度去引领学生写作,因此我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生命的唤醒与启迪。

2020年疫情期间,我研发了“从长辈的生命叙事寻找生命原型”读写课程。课程在对学生的生命现状和读写实际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生命叙事为主线,以读写活动为主要载体,多学科融合,凝练读写主题,与生活文本、生命原型对话,与自我、自然对话,以叙事写作来内化对于生命的认识与超越,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四大核心素养。综合性、活动性、生活性和生命性是该课程的显著特征,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引领学生书写自我生命的叙事,唤醒内在的“英雄”。

课程在我县教师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影响力甚至波及到外省外县。迄今为止,共有10篇学生生命叙事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2020年11月,我荣获了第二届“兰山杯”历史作文优秀指导教师奖,是全市乡村中学中唯一获奖的老师;陈悦同学的作品获初中组一等奖,刘芳同学、许文珠同学的作品获初中组二等奖,她们也是全市乡办中学中唯一获奖的学生。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叙事,这个叙事一定有他特定的生命原型,我们也把它称为自我镜像或者人生榜样。无论是自觉的或者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会为自己的生命叙事选择一个“生命原型”。皮尔逊在《影响你生命的12种原型:唤醒内在英雄》中说:“每个人都有极大的心灵力量,却不自知。”朱永新说:“生命原型对缺乏理想的人,就是点燃理想的火种,对追寻理想的人,就是让理想之火燃烧得更旺盛的干柴。”从更深层的心理学、哲学意义上来说,生命原型不是寻找到的,而是他人或自我唤醒的,无论是长辈凡人还是传奇英雄,他们只是外在的,更有力量的、内在的、深远的生命原型就藏在自我心灵深处或暗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脚本或密码。

无数成功的教育深刻说明,没有活动,没有课程,没有生命,便没有教育。我赞同斯普朗格的观点:“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我能做的,仅仅是唤醒,唤醒自己,也唤醒学生,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朱永新在《致教师》中也说:“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

从四年前的颓废倦怠,到如今的引领团队整合课程,科研推动,我研发的课程成为本地区新教育实验的名片,我在新教育的路上且歌且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走在现实的土地之上,用脚印刻写的事实。因为幸福完整,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是融入生命,成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幸福完整,教师不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激发潜能,在不断成长中绽放生命的光芒。

正是: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作者简介:罗宝荣,男,1993年参加工作,在母校榆中县小康营学校任教29年,教学业绩突出,在课程研发与实施方面卓有建树,曾获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甘肃省百姓学习之星、马云乡村教师奖、甘肃省“园丁奖”等荣誉。近4年辅导学生在省市报刊发表作文60余篇,研发的“诗文雅会”课程获2020年全国新教育卓越课程评选提名奖,并延展形成了“诗意语文”“龛谷历史与文化”“毕业生命叙事”“从长辈的生命叙事寻找生命原型”四个子课程。

携手新教育,展现丰富多彩的实践样态——享受幸福完整的兰州教育生活

【特稿】搭建精神天梯,领略星空之美——2021年新教育实验《兰州宣言》、年度特别支持公益计划项目《荣誉名单》

杜小婵: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华章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考研感悟(考研感悟与心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