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研究生,福州大学研究生院
目前,福州发生了“天大”的事。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筹建团队正式进驻办公,标志着天津大学福州校区正式启用,接下来的科研团队、博士生以及硕士生,也都即将全面入驻。
百年天大牵手千年榕城,教育与城市同频共振、互动发展,在福州这片“福地”干成这件“天大”的事业,无疑会促进两者双赢。
从2018年底开始,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根据规划方案,国际校区分六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完成校区物业管理移交工作。
天津大学为什么选择福州,很多人表示不了解。
天津历史就源于京津“双城”,那时候的天津,是天子的码头,是北京的码头。北天津、南上海,一北一南,名噪一时。
时过境迁,曾经的北天津、南上海,现在只剩下上海依旧风光,而天津只剩下老城中星罗棋布的民国小洋楼。
现在的天津也有个滨海新区,但天津大学最终选择了福州的滨海新区。有人问天津大学为什么不选择雄安,恰好结合这个机会,再现北洋大学的当年“盟主”风光。
其实雄安之于天津,是个意外。雄安横空出世,使本就复杂的北京天津双城记,演变为更难逆料的三角恋,天津是原配,雄安为新欢,如何有序承接北京“有序”疏解出来的资源,天津可能做不到。
当然更关键的是,雄安露面的时候,天津大学与福州之盟,基本都商量好日子了,时耶命耶,就这样吧。
接下来,京津冀的故事,其实就是北京、天津、雄安的故事。距离是一门艺术,最难把握。孔子都曾发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感叹,天津与雄安离得太近,滨海新区同样如此。
滨海新区是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新区,显然是受到浦东成功的鼓舞而希望成为“北方浦东”。现在天津高校,之所以纷纷选择在滨海新区落户,是因为走不出天津,而天津大学则不一样。
天大入驻福州,先要看天大的“底牌”。这才是福州为什么接受天大,并非随意一所大学都有着天大的选择权。
天津大学“唯一性”。每一所大学都有独特的情感和精神,天津大学的招牌不仅是“天大”的简称,其还是我国第一所大学。
1895年由光绪皇帝朱批准奏成立北洋大学堂,盛宣怀担任学堂首任督办,美籍教育家丁家立任总教习。天津大学成立之初就思想开放,1903年选派了中国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
天津大学的“权威性”。1951年定名为天津大学,接下来长达近二十多年的院系调整中,天津大学开枝散叶,调整出十几个苦心经营的学科系组,为新中国高教体系建立做出了“孵化器式”的贡献。
与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的谱系上,天津大学还有区域发展研究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天津大学—密西根(南通)联合研究院等布局,牵头培育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学院,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大规模海外合作,两所名校的联合,注定福州校区会在科学研究的世界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花堤蔼蔼,北运涛涛,巍巍学府北洋高。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天大校歌,正如同岁月的旁白。
关于福州和天大,你还有哪些补充,欢迎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西魏遗少
福州大学研究生(福州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