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8部委

联合发布2022年度

“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

入选人员名单

河南理工大学10人入选!

其中,孙玉宁入选“中原学者”,

李东印入选“中原教学名师”,

王燕入选“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王文、张健、焦华喆、谭毅入选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

张博、洪紫杰入选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

何艳冰入选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

中原学者 孙玉宁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玉宁入选“中原学者”,是我校首次获批该人才项目,标志着学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中原学者”是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在河南省工作的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端科技人才及院士后备人才,形成我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品牌。

孙玉宁,汉族,1963年生,洛阳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曾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全国煤炭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孙玉宁教授累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项。在煤矿瓦斯抽采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为煤炭安全生产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原教学名师李东印

李东印,汉族,1970年12月生,河南封丘人,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名师(2021),河南省高层次人才(2019),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9),河南省优秀教师(2015),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1);国家级一流专业(采矿工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采煤概论》负责人。

曾任河南理工大学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总工程师、能源学院采矿教研室主任、采矿工程系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采煤概论》(第3版)、参编《采矿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出版专著2部,参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主持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优秀教材建设特等奖1项。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王燕

王燕,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与能源学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燃爆动力灾害预警与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工安全研究所所长。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原英才计划-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连续3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兼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青年技术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煤炭科学技术》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Engineering 编委、Nanomaterials客座编辑。

长期从事气体与粉尘爆炸防治、危化品安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项课题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ESI高被引5篇、中科院一区28篇,他引400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荣获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全国高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侨界杰出贡献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绿色矿山科技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工程技术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奖励。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王文

王文,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访问学者,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天然气与煤炭(铀)协同开采创新型科研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骨干。先后获评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省部级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特厚煤层采场围岩控制技术;沿空掘巷(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煤矿动力灾害防治及煤岩动力学基础研究;煤与天然气(铀)多资源协调开采技术;绿色开采技术(充填开采、保水开采)。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省高校创新人才项目等11项;主持中石化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等企业委托重点研发课题40余项。主持编写行业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专利转化3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被 SCI/EI收录40余篇;担任《煤炭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矿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出版著作3部。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张健

张健,1988年出生,河南商丘人,硕导,现就职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获工学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OW),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矿井热(动)力灾害及智能通风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批国家第一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站前特别资助,入选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与国家能源集团等数个煤业集团开展合作研究,主持企业委托课题数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ue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Safety Science》《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总被引频次3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9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举办第六届绿色采矿国际论坛、第九届绿色采矿国际论坛、第四届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焦华喆

焦华喆,博士(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理工大学军民融合研究院工程防护与灾害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基于固废利用的塌陷区治理与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型科研团队负责人,地下工程支护与信息化研究所所长。先后获评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主要从事地下矿山充填开采理论与技术、软岩大变形地下工程支护新材料、浆体浓密输送与流变学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中国五矿集团、中铁隧道局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企业委托重点研发课题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4篇,其中中科院一区二区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中国卓越期刊论文12篇。担任中国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编委(中科院二区),中国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青年编委(中科院一区),担任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谭毅

谭毅,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开采与灾害防控”创新型科研团队带头人,CSC公派访美学者,先后入选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业内知名期刊中青年编委等。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三下”采煤技术与灾害防控等方面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2项,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省部级)、市厅级等其它基金5项、其他纵横向项目5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1篇,其中SCI/EI收录39篇,出版著作3部;申请国家专利26项、国际专利1项。获河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1、1、3)、三等奖1项(排名第2),其他协会类省部级奖励5项(排名第1、1、2、2、8),市厅级奖励7项;获全国“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等。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张博

张博,中共党员,1993年生,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20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仪器仪表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其结构中波动特性、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鉴定项目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6篇;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洪紫杰

洪紫杰,中共党员,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于大变形巷(隧)道围岩控制新技术、地下工程安全支护材料、无机注浆充填材料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获得“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科创中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以及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基金2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国际先进等多项省部级奖励,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Materials Letters》《Frontiers in Physics》《Energies》《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建筑材料学报》《矿业科学学报》《岩土力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授权相关专利10余项。

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何艳冰

何艳冰,河南新乡人,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国家城乡规划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乡村规划与村镇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多媒体教育大奖赛高等教育组二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二等奖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收录于河南省教育厅遴选的CSSCI权威核心期刊,出版著作2部。相关研究成果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等。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