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考研(小学教育考研考哪些科目)



小学教育考研,小学教育考研考哪些科目

姐妹们,更新晚了~这两天贼忙,主要是孩子们很忙,连带我也巨忙。

前几年疫情很多活动不开展,所以会让我们有错觉,公立小学不太忙,但自从今年寒假后,这学期完全不停课,线下活动全面放开,我才发现原来公立学校不是没活动,它只是藏起来没机会施展而已。

现在时机到了就百花齐放,素质教育一路高歌,我才发现,原来是我低估了素质教育的规模。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步伐跟上这个节奏呢,我目前也在深度体验中,更多的经验和积累得暑假了,这几个月主要还是在参与之余,跟孩子们打气,去协助他们找找松弛有度的节奏。

经历多了总会有成长,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

为什么会有这个感慨呢?得从孩子最近的日程安排说起。

01.各类活动和比赛的准备

以广州为例,这几个月都是区、市、省各种活动的热门季,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各大官方平台都会热情发布活动通知,一层一层地组织同学们参加。因为大方向是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学校也会鼓励感兴趣的孩子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和个人活动都有。

因此,从4月份开始,广州就有很多各类比赛和活动开放给孩子们参加,像表演、机器人、编程、朗诵、绘画等等。我们也报名参加了一些,最大感受就是:托孩子的福,大人也全能了。

像我家弟弟近期在参加一个朗诵活动,家长们和老师沟通了一番,决定在诵读之余还加上表演,增加节目的特色,这些准备和前提讨论,功夫全都在大人身上。

像哥哥弟弟参加的各自年级的绘本戏剧活动,脚本也是我跟他们一起碰出来的,如何选出合适他们的剧本和作品,服化道上出主意的大多是父母和老师,当然孩子们也非常努力准备,台词、表情和动作也得到位。

就最近这几天,我们还有好几个项目在排期等着,一个朗诵活动,一个文化类活动,一个绘画活动……

昨晚弟弟就排练到晚上9点,我们一群家长走在安静的马路上,孩子们开开心心在马路上手牵手玩得可开心了,我们大人们就在后面一边摇头一边感慨万千,“孩子可是打过仗的战友了”。

是的,公立小学很多活动,都是孩子们挤时间,家长们凑时间一点点练出来的。过程中老师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也会惊讶老师可以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可以把一个节目编排好,并发动孩子们认真练习,更顺利达到上台演出的质量标准。

可以说,从上到下,都拧成一条绳,不然根本完成不了。

02.公立小学主要组织哪类活动?

我大致把近期区、市、省的官方组织活动做个分类,帮大家做个简单的归类:

1. 朗诵活动。语言艺术和表达,几乎是组织力度最大的比赛之一,从中华诗歌诵读,到小主持人演讲,团体赛和个人赛,全都有。

2. 书法绘画活动。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创意美术、国画等等,只要孩子有其中一个特长,都可以参加各类区级市级的主题比赛,获奖率其实不算太高,每个学校可能就几个人能得奖,但常青获奖选手也有。

3. 征文比赛。这个虽然不限年龄,但高年级孩子获奖率肯定更高一些,主题征文,主要是契合主旋律精神、文化和新时代风貌这些。

4. 科创比赛。这个就包括但不限于编程、机器人、科学实验、航天航海等这些活动了,这部分区已经很“卷”了,满分孩子好多……很难想象市赛是怎么样的情况。

5. 戏剧表演比赛。比如舞台表演、舞蹈、歌唱、双语戏剧等等,都很丰富。

6. 合唱、乐团比赛。这个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活动,比如像管乐团、弦乐团、合唱队等等。拿合唱为例,现在我家哥哥和弟弟都在积极准备接下来的区赛,哥哥被选到校低声部,弟弟被选到高声部,我说他们学好了以后去学二重唱吧,刚好两个人是不同声部的。

7. 项目研学活动。比如学雷锋月、环保科普、非遗研学、红领巾志愿者活动等等,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索本地文化,积极贡献能量。哥哥弟弟和他们同学们去年做的研学视频和研学报告,都各自获得了区级一等奖,可把这几十个孩子们开心坏了。拿到沉甸甸的区教育局奖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8. 体育比赛。什么都有,从游泳到田径到棋类到跳绳到球类,你能想象的,全都有!

还有很多,没写完。比如近期还有两个素质类比赛我们在思考要不要参加,主题很有趣,一个是地理地图类的,一个是中国文化保护类的。我们也在跟老师沟通研究着,这活动太新了,主题很创新,还融合了3D建模等等新技术,当然也允许孩子通过手工作品、制图绘画等完成。反正可选形式很多,看得全都是创意水平。

我跟孩子们说,等我陪你们跑完这几年小学生涯,我绝对可以成为“2/3个赛事辅导专家”。

03.参加这些活动意义大不大?

坦白说,这类活动获奖率整体挺低的,要班级先PK,再年级PK,然后校级PK,最后送到区、市PK,一层层选下来,基本上能获奖的一个学校也没几个孩子。

有些活动组织起来还相当复杂,比如科创和机器人赛事,没有花上半年时间去准备,还真没有勇气提交作品呢,所以很多已经准备好要打比赛的学校团队,上学期就开始组织,准备半年、一年来备赛是常有的事情。

因此大部分参加的家庭,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自己不过是勒紧裤腰带,在给孩子打酱油。

但如果时间精力平衡得过来,我觉得适度参加一些活动还是挺好的。为什么呢?

就我自己来说,目前社会在学业上的内卷趋势容易给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带来焦虑和自我否定。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需要在生活中感受到三件事情:

一是自己是能融入集体的,人与人之间不是一个孤岛。如果孩子什么校内活动都不参加,和学校、集体、同学、老师的联系绝对是弱的,这会让孩子情感上出现社交孤单和情感干涸。

以我们学校为例,每次活动完,参与过的孩子都会领取一张“积极参与奖章”,无论得奖与否,然后孩子们一起在班上合影留念,作为纪念,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感。

二是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有趣和有意义。前面你也看到了,素质类活动主题非常丰富,而活动之外的事情也是每个参加者需要考虑的地方,如何把一个活动做得更有趣一些?让孩子的参与度更高一些?都可以增加孩子对生活的感知力。

我自己是希望孩子参与过的都有成长,所以我们也会一起捣鼓创新。去年参加同样的活动我们可能是手绘作品,今年参加同样的活动我们就用了3D建模,可能最后还是落选,但至少过程有不一样的感悟,我希望他们至少比昨日、比上次的自己进步一点点,我觉得就已经很宝贵了。

三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能够在持续的自我超越中,完成自我肯定。很多人感慨自己孩子没理想没目标没自信,可是深思一下,孩子生活中又是否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去热爱生活,让他觉得生活很有趣呢?

你说孩子学国际象棋拿到一段级别,和孩子学钢琴拿到八级级别,里面的含金量谁高谁低?其实都一样,不需要厚此薄彼。

小学阶段的很多活动,都体现了孩子的各方面素质特长,只要孩子有喜欢的领域,无论是什么,都有自己展示的空间。参加这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去挖掘自我,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04.如何准备这些丰富的比赛?

广州很多重点赛事不限年龄,1年级就可以参加了,也没有门槛,只要想就可以报名,但整体获奖率很低。对孩子来说,积极参加活动得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关键是过程本身,而不要一味盯着结果。

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在某种程度上更考验父母和孩子的学习长远规划性,以及孩子学习的系统性。

我身边朋友的女儿,低年级就获得了一个国家级重磅大奖,还去北京参加了总庆典,那年她学校推的省级推优,全校就选了她。我们都替她开心,但这样子的例子是极少的,几年大概也就能出一两个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孩子,都是低年级认真蓄力,高年级厚积薄发。

有些孩子热衷参加活动,但并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就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一开始低年级还有精力去平衡,到了3年级以上学业要是掉链子就感觉非常吃力了。

所以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目前的学校制度更加看重一个家庭的合力,也就是家长和孩子如何跑完正常耐力长跑,考验的不仅仅是综合实力和整合能力,还考验父母如何和孩子一起在合适自己的赛道上,朝着风浪迎头而上的能力。

如果你孩子也到了小学,也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征集,你如果不想参加,就直接关掉群聊,这些活动参加不参加其实都是自愿为原则,学校和老师都不会强迫家长和孩子参加。

但对于参加其中的孩子,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夸上一句“孩子,你真的很棒!”,对于这些小学生而言,我们作为家长不仅要赞赏,还要表示出适当的尊重。

一个孩子如果能认真对待自己手头的活动,积极准备、充分思考,那么无论这个作品最后是怎么样的结果,都值得我们每个人给孩子竖起个大拇指。

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一个小事,并且用心准备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孩子通过这个经历学到的,可远远比一个证书、一个简历要长远得多!

萌芽有话说:

前两天也有朋友问我,我的育儿理念是什么,我说是顺势养育。朋友说,顺势养育是不是=佛系养娃?我说不是,我说顺势养育是指尊重孩子的喜好、个性、方向和选择,然后陪孩子一起朝着风浪迎头而上。

难的是寻找合适孩子的方向,难的是如何让孩子有为了梦想而努力的那颗恒心和热爱,这才是家庭教育里最难的一环,特别是陪小学生成长的这六年。

好了,本周团购都是我很心仪的东西~希望你也喜欢。

★ 合适3岁到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桌游专场,从小玩桌游大的孩子,智商真的会更好,而且在这个内卷环境下,对孩子也很减压,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 小猴启蒙课程还是我学过的学前对孩子帮助很大的启蒙课程,合适4-8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级别也更新到了一、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都可以看看:

晚安!我带孩子去排练了哇!!

更新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

进入主页加我星标好不好~

小学教育考研(小学教育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