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期刊)



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期刊

2023年4月21日~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切磋学术,见证指南更新。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张力教授分享中国原创力研究及相关领域最新进展与突破。

专家简介

张力 教授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博导,肺癌首席专家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医脉通:临床研究发展推动着临床指南的更新,为临床指南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靶向/免疫治疗进展突飞猛进。请您谈谈,中国肺癌领域有哪些突破性进展?

张力教授:在今年指南发布会肺癌分会场,有一个专题探讨了中国的原创研究,回顾2022年,晚期肺癌领域有很多创新性临床试验在国际学术会议讲台和国际著名期刊发出中国声音。在靶向治疗领域,有几项三代EGFR-TKI大型III期试验(FURLONG研究、IBIO-103研究、AENEAS研究)公布和更新结果;在ALK融合领域,也有大型III期临床试验在ESMO ASIA大会上公布结果。此外,在罕见突变包括20外显子插入突变(II期WU-KONG6研究)、MET 14跳跃突变(II期GEOMETRY-C)等非经典突变领域,也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会议或著名期刊上发表结果。在免疫治疗领域,有两项大型III期临床试验:周彩存教授牵头的GEMSTONE-302和王洁教授牵头的CHOICE-01研究在国际杂志获得发表。此外,我们还看到免疫治疗在新辅助和辅助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更多突破和进展。总体上,今年是中国原创研究的大丰收年,中国肿瘤学界在国际肺癌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2

医脉通:免疫治疗为部分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生存,“精准”免疫获益人群仍是热点探索方向,您的团队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探索了PD-L1表达结合肿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模型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将为未来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请您谈谈这项研究的结果和临床意义?

张力教授:这也是中国原创研究之一,ORIENT-11研究(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于2021年发表在JTO杂志。我们近期开展的这项转化研究探索了肿瘤细胞PD-L1表达结合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疗效的影响。根据2021年免疫学家陈列平教授团队提出的新概念:肿瘤免疫治疗,应同时关注肿瘤细胞PD-L1表达和肿瘤微环境,并基于肿瘤细胞PD-L1表达和肿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将肿瘤分为4个类型:PD-L1低/TIL低-“冷”肿瘤(I型)、PD-L1高/TIL高-“热”肿瘤(II型)、PD-L1低/TIL高(III型)和PD-L1高/TIL低(IV型)。基于这4种类型提出的假设认为,II型肿瘤应是免疫治疗真正获益人群。反之,不论缺乏PD-L1表达或是“冷”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都可能较差,但该假设并没有得到临床试验的证实。这项转化研究结果今年3月在线发表于JTO杂志,在该研究中,我们将肿瘤分为这4种类型,并证实II型肿瘤细胞是免疫治疗真正获益的人群,其获益远超过其他3类。毫无疑问,我们团队从临床试验上证实了陈列平教授提出的四大肿瘤类型,这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既往临床上更关注肿瘤细胞PD-L1表达、TMB水平,实际上缺乏对肿瘤微环境的关注。在当今免疫治疗时代,研究者除了关注肿瘤本身之外,还要关注肿瘤微环境,两者缺一不可。

3

医脉通:您作为中国肺癌领域的领军专家,请您谈谈,在引领中国学者进行更多创新性研究的道路上,CSCO做了哪些努力?

张力教授:在每年CSCO指南发布会上,CSCO专委会都会公布有关中国原创研究的最新进展,这非常有远见。在CSCO成立之初,专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Education:希望普及更新诊疗知识。随着中国肿瘤学界的不断成长和我国经济实力和各方面实力的提升,我国原创性的临床研究尤其是肿瘤领域的临床研究,获得了国际上的更多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肩负教育任务以外,CSCO也负担起原创研究的组织和发布的使命和任务,这具有重要意义。此外,CSCO指南本身也非常关注中国原创研究,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公布的中国原创研究,CSCO指南一般会优先考虑并纳入其中,这也是对中国原创研究的支持和肯定,CSCO在这方面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外,CSCO未来可能会通过成立一些“协作组”帮助研究者开展更多的中国原创研究,最终中国原创研究将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4

医脉通:肺癌少见(罕见)靶点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重要突破,请您谈下相关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张力教授:随着靶向治疗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除了更精准化之外,还更加细致化。既往我们更关注EGFR突变和罕见靶点ALK融合,针对这两种突变的靶向疗法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及。罕见突变靶点领域ALK融合被称为“钻石突变”,见于约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目前也有多项研究公布较长生存结果。2022年ESMO AISA大会上,在亚洲人群中开展的ALESIA研究(张力教授、周彩存教授牵头)结果显示,阿来替尼的5年生存率达到66.4%,这为罕见靶点患者的长生存带来新希望。此外,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提高,肺癌领域不断发现更多的“罕见突变”。目前来看,不论从新靶点的发现到靶向药物的研发都有较大提高,靶向治疗也从“粗犷型”进入“精细型”。罕见突变临床试验的开展相对困难,因罕见突变通常入组速度慢。因此,针对罕见突变,我们目前成立了“中国肺癌罕见突变协作组(ROMA)”,陆舜教授也牵头成立了“长三角肺癌协作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组织的成立,可以让患者更快入组,临床试验信息得到更多分享。协作组的成立可能会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第一,让更多同道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关于罕见突变的研究,患者因此能尽快转介到临床试验。第二,患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并积极主动参与。第三,协作组内包括临床医生、病理科医生,我们希望做到从诊断到治疗的“一条龙”服务,最终让中国罕见突变患者的治疗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编辑:Yuna

审校:张力教授

排版:Yuna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期刊)



赞 (0)